头部左侧文字
头部右侧文字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设计方案模型[设计方案模型怎么写]

作者:admin日期:2024-04-24 05:37:33浏览:26分类:资讯

本文介绍由王珏老师基于“学习科学”研究,所提出的一个更为“科学”的教学设计模型。

从学习科学角度,各种教学改革之所以这么频繁、年年花样翻新,根本原因是:

理解和掌握知识,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过程!

而且由于一些老师的教学处理不够恰当,会加剧这种困难,使得学生要么只是”浅层理解“,要么就干脆不理解、死记硬背、或者干脆完全躺平……

如何能够使学生能够建立对知识的深度理解,对不少老师来说是严峻的挑战。

这就需要借助于理论界对”深度学习“的研究成果,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设计当中。

考虑到学习的极端复杂性,指望有一个简单的“深度学习”的定义,是不切实际的。

在理论研究领域,“深度学习”共有三类、四种,对应于学习的不同阶段与过程,总括如下:

从上图可见,“深度学习”不仅包括在知识初步习得阶段的“意义学习”,也包括在后续知识应用过程中开展“外化学习”、“迁移应用”,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“情感投入状态”,这些都是“深度学习”的必要组成部分,缺一不可!

那么,如何在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,充分体现上述要素呢?

王珏老师为此专门设计出一套CORE教学设计模型,完全符合上述研究成果,同时也将建构主义、以及其它学习科学原理有机融合,从教学设计的最底层保障了其科学性。

CORE教学设计模型分为四部分,分别是:概念性理解C、关系与结构R、输出与迁移O、情感与动机E(教学实施顺序为C-R-O),总体关系如下图所示:

C:概念性理解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

在知识初步习得的阶段,需要开展“意义学习”、而非“机械学习”。

所谓“机械学习”,是指以机械式记忆、死记硬背的方式开展的学习。

而“意义学习”则指能够跟学生个体经验、个体思维相联系的学习方式。

而且,在对知识的理解中,“概念性理解”处于核心、底层与关键地位!(与“概念性理解”相对应的,还有事实性记忆、以及程序性记忆)

(关于“概念性理解”可参见:《哈佛教授:应强调“概念性理解”、而非解题技巧》)

那么,在教学设计中,该如何聚焦“概念性理解”、并促进学生开展“意义学习”呢?

考虑到知识的种类、难度、以及教学本身的高度复杂性,CORE教学设计模型提供了两种结构:

1、情境(S)-问题(Q)-活动(A)

在这种模式中,老师需要下大力气,设计出一组优质情境——使学生通过观察、思考、协作,就能够“自行得出结论”。

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奥苏贝尔的“有指导的发现(即启发-发现)”,也符合建构主义提倡的“主动加工原理”,王珏老师将其誉为“最佳教学方法”!

采用本结构的“概念性理解”教学设计表格如下:

在本阶段,情境设计是重中之重!在(多个)适当情境中,能够使知识的本质属性得以突显,容易被“发现”。

不过,王珏老师在给老师做教学设计指导时发现:情境创设能力不够——包括情境的典型性不够、数量不够、吸引力不够(这跟“E”有关),是老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,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发现,耗费大量时间,收益甚微,也许还真不如教师直接讲授。

2、简要讲解知识-提供情境/案例-让学生寻找正例/反例

有些知识难度太大、或太耗时间,不可能完全交由学生来发现。老师也可以简要讲解知识,但点到为止,留出一些空间让学生进行“主动加工”(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主张)

设计方案模型[设计方案模型怎么写]

促使学生自动加工的通常做法,是由让学生根据知识内容,主动找出符合该知识的“正例”、以及“反例”。

采用本结构的“概念性理解”教学设计表格如下:

R:知识关联与知识结构 Relationship & Structure

理解了局部知识后,学生还需要在全部相关联的知识之间、建立全部关系。

(本部分也许算是王珏老师的“独创”,它是学习与理解的必备环节,但“有趣”的是,包括深度学习、建构主义在内,却少有学习理论有此方面的研究,可见不能迷信于所谓“先进理念”!)

首先,老师自己必须要弄清知识的结构,比如:上级、下级、平级、关联知识点,并在教学中知识之间的“关联性理解”作出有效设计。

在观察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,王珏老师发现:不少老师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居然也存在问题,尤其是文科此现象比较严重——专业人士居然对知识的体系弄不清楚,这恐怕也是教学长期“少慢差费”的内在原因吧!

促进对知识关联性理解的教学设计,也可采用S-Q-A结构:

提出情境(情境中必须充分体现知识之间的关系)--提出问题--开展活动、并确保学生能“发现”知识之间的关联性。

除了知识之间的两两关系之外,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整体结构(Structure)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!

因为,如果进入学生脑子中的知识都是一堆“碎片”,既会大大加重学生的认知负荷,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浮于表面,而且这样的知识很难融会贯通、灵活运用。

正如王珏老师一贯倡导的:老师应该用“可视化图表”的方式,来表达知识之间的“整体结构”,这是结构化表达唯一正确的方式!

(关于“知识可视化”,可参见王珏老师的一篇论文:《【论文】“知识可视化”的学习科学原理》

在CORE教学设计模型中,在【阶段二】中,就明确要求老师设计好知识结构的视觉化呈现方式。

【阶段二】“关系与结构”的部分表格如下:

O:知识的输出与迁移应用Output & Transfer

在知识的初步理解阶段,如果已经遵循了前述S-Q-A流程,让学生”启发-发现“,那是不是学生就对知识有了深度的理解了呢?

No!

无论是老师讲授、还是学生自行“发现”,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必然是“初步”的(当然也有深浅不同,但总体都较浅)!

对知识的深度内化,只能让学生应用知识开展“输出”!这就需要设计进入学习的第三阶段:输出与迁移!

王珏老师明确提出:输出式学习,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。

在输出式学习中,老师需要设计尽量丰富的多种输出方式,尤其是要注意“高阶思维”的输出,如:分析、评价、创造层面的输出。

越高阶的输出,知识的变形程度就越大,知识之间的连接就越广,因此对学生思维的调动就越强,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也会越之越深。

除了“输出”外,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的另外一种形式,是“迁移应用”——将知识应用到截然不同的情境之中。

在中国,与此提法非常接近的是“变式练习”,应该在教学中大力提倡!

相比“输出”强调形式多样、高阶思维,迁移或变式则主要强调“变”——所谓“变中才能识本质”!

老师需要设计出一组变化由小到大的“情境变式题”,让学生开展依次练习,让学生在识别情境变化、思考知识应用方式的过程中,将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层逐步深入,直至其“根本实质”。

【阶段三】“输出与迁移”的相关教学设计表格如下:

E:情感与动机 Emotion & Motivation

深度学习理论认为:只有当大脑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下,才能开展深度学习!

脑科学研究也清晰地揭示:能产生情感的事件,对大脑来说都是高价值事件!

王珏老师将其总结为:无情感,不认知!

很多教学中的问题,实质上就是学生的“情感状态”不佳、甚至受到挫伤,导致学习动机不足!

既然情感状态对于学习那么重要,那怎么体现到教学设计中呢?

王珏老师在CORE教学设计模型中,为此专门设计了“E点(情感点”)一栏,贯穿教学设计的始终:

首先,CORE教学设计模型本身,在设计时,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“E点”。

比如:在“概念性理解”环节中,S-Q-A这一流程、以及“启发-发现”的做法,就会导致如下E点:

1、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,对学生有挑战性、期待感

2、同伴交流激发社会动机和深度思考

3、个人发现新知有成就感、兴奋感

当然,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,还需进一步考虑:

在我的情境设计中,有没有什么E点?

在我的问题设计中,有没有什么E点?

我还能设计哪些E点,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动机?

总体来说,E点越多越好!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,学生才会真正“主动”、“积极”地开展思维,教与学才能事半而功倍!

CORE教学设计模型的四大部分、以及其二级结构总体框架图如下:

如果您对CORE教学设计模型感兴趣,希望了解进一步相关资料、模板、教学设计案例,欢迎加入微信群交流:

所有资料均会在群公告中免费提供,欢迎更多老师使用、并提出宝贵意见!

(如果上面的群满或过期,请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“core新群”)

本套教学设计模型已经在部分学校落地,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如您希望在本校老师中培训、落地,欢迎到本公众号首页,输入“core培训”了解联系方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公众号提供全面、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、微课与PPT研究、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!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:

wk:微课超级大全,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

ppt:PPT技巧集

xxkx:学习科学研究文章

所有资料均会在群公开中免费公开,欢迎更多老师使用、并提出富贵意见: